強夯公司分享強夯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措施有哪些?
強夯施工過程中有哪些質量控制措施?在強夯施工過程中,應注意檢查工作,如測量放線、搗固距離、搗固點距離、搗固次數等。并遵循三檢制度,做好檢查記錄,確保強夯施工質量和整個工程質量。
1.強夯工程開工前,檢查測量放線、夯錘重量、夯距是否準確,做好驗收工作,確保夯距不變,選擇設計要求的機械設備進行組織施工,確保每次打擊都能達到設計的夯能。
檢查測量基準線、標準點和定位樁,將施工測量控制點引至不受施工影響的穩定位置。
在每個錘子正式升級之前,夯錘應該準確定位,以確保每個錘子升級到滿足設計夯錘能量要求的高度。
夯錘落下后,如夯坑底部傾斜超過20度,夯坑底部必須用土壤平整,才能進行下一次夯實作業。

每一次夯坑的每一次打擊都要記錄夯坑的下沉情況,并確保施工記錄的準確性。
當施工現場和夯坑因降雨或地下水位上升而積水時,應及時采取排水措施,待有人排水后再回填夯坑。
7.在施工過程中,應實行“三檢制”和工程監理程序進行檢查。每道工序完成后,應對該工序實施隱蔽工程檢查程序。只有通過監理驗收后,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。
每一次強夯施工前,專職人員應準確測量場地標高,為強夯平均地面沉降和地面沉降提供依據。
9.測量放線時,測量人員應根據施工平面布置圖在施工區域周圍放置固定的標志樁,以確保每次放線時同一點的夯擊誤差不超過運行值,防止夯擊漏打。每次放樣都要做詳細的測量記錄,每排檢查標志樁。測量結果記錄應由現場監理工程師簽字。
10.測量人員應控制每個夯點的夯點數量、沉降量和坑深,并認真填寫強夯施工記錄;質檢人員應不定期到現場檢查,嚴格控制質量,并根據施工方案和規范對施工質量檢驗項目進行抽查,如夯錘落距、夯點距、夯點次數、夯錘重量等。
返回列表